這幾年Rave由盛轉衰,又因「911」、2003年RAVE Act立法通過之後、Rave文化的時尚中心 - 紐約曼哈頓地下活動發生了轉變,Hipster無端的肩負了文藝復興的使命,這個原本屬於East Village、Williamsburg的藝術音樂學院的族群文化,這幾年被媒體探討成為書籍漸漸的被流行使用,意思是杯葛一切被冠上主流標籤的作風,以嶄新的方式表現自我的新世代,或是指這些人的風格。特徵是當下潮流的「復古與摩登折衷」。而Hipster原本是意指,對於40年代以爵士為發展中心而開始的新文化十分有見地的一群人。hip和表示「超脫」含意的beyond cool相通。東岸最俱代表的Misshapes,衍伸到另一端西岸的 Steve Aoki、Cobra Snake、Cory Kennedy,他們藉由網路社群MySpace開始傳遞的自己的思想與音樂聽眾,藉由打游擊式的找尋族群認同辦了一場又一場的有品質的VIP派對,這個族群利用他們自己的網站與部落格照片相互連結,2006年英國NME雜誌連結到了這種訊息大肆宣揚Nu Rave,加上屬於法國Ed Banger唱片體系下的Justice,卻因Nu Rave樂團穿著和Justice的MV影帶在全世界給引爆出來,連帶的黑人運動裡也出現了Hipster Rap,這股由地下往商業迅速發展中的流行,猶如90年代Sonic Youth帶出了Nirvana那樣, 有意無意的主導下一波的潮流趨勢。
當Nu Rave有人認為被商業大肆宣揚而理因當死的時候,最近才看到Electroclash由Electro這個字所變形的字。1982年紐約嘻哈教父Afrika Bambaataa靠著價格跌到谷底的Roland TR-808電子鼓機來製作嘻哈(Hip-Hop)音樂的節奏,將TR-808的鼓組音色強化了貝斯和結奏,翻玩了德國電音團體Kraftwerk在 1977年的Trans-Europe Express,改編成為Electro名曲Planet Rock 。此後Electro這種音樂幾乎成了霹靂舞音樂的代名詞,而Electro本身在後來成了電音名詞 Break Beat,而90年代嘻哈音樂認定者而說它是電音,2002年後在Rave文化景氣低迷的紐約另一個文藝復興Dance-punk的活動由LCD Soundsystem成了新的地下先鋒,而今演變成了Justice才是整個運動裡的主軸。
如果要從MTV的每個十年各選一首最代表消費主義影響流行文化的歌曲,我會投給
Dire Straits • Money for nothing (1984)
Beck - Loser (1993)
LCD Soundsystem - Losing My Edge (2002)
從Nu Wave到 Nu Rave這幾支影帶中去連結你飢渴80年代的復古心
80年代新浪潮變商業後Talking Heads的反擊MTV世代音樂影帶
JUSTICE-DVNO音樂影帶搞新浪潮文藝復興?